微信客服
微信公众号
电力巡检无人机价格|体系技术白皮书|无人机定制|物流、军工、能源无人机解决方案
一、价格核心影响因素
参数 |
对价格的影响幅度 |
典型场景说明 |
飞行平台性能 |
±15%-35% |
山区输电线需抗风≥7级,价格上浮 |
传感器类型 |
±20%-50% |
紫外成像仪单机成本超25万元 |
电磁防护等级 |
±8%-12% |
IEC 61000-4-3标准认证增加成本 |
续航能力 |
±10%-25% |
续航从40min增至90min需升级电池 |
智能算法模块 |
±15%-30% |
绝缘子缺损AI诊断系统价值10万+ |

二、主流机型价格分级
1. 基础巡检型(输电杆塔常规检查)
- 价格区间:12-35万元
- 典型配置:
- 飞行平台:大疆Mavic 3E(改)
- 负载:可见光变焦相机(30倍光学)
- 功能:螺栓松脱检测,导线异物识别
- 代表案例:
山东某市配电网络巡检项目,采购8台M300 RTK+禅思H20T,单体成本28.6万元
2. 专业诊断型(高压输电线路精细化巡检)
- 价格区间:50-120万元
- 核心技术组件:
- 紫外成像仪:检测电晕放电(灵敏度≥12pC)
- 激光雷达:导线弧垂测量(精度±2cm)
- 多光谱相机:绝缘材料老化分析
- 配置示例:
- 飞行平台:纵横股份CW-25(双冗余飞控)
- 传感器:ULIR V3紫外模块+RIEGL VUX-240激光雷达
- 报价:89万元/套(含电磁屏蔽套件)
3. 特种作业型(超高压/复杂环境巡检)
- 价格区间:150-400万元
- 技术溢价点:
- 强电磁抗扰:30kV/m场强下稳定工作
- 全自主避障:毫米波雷达+视觉融合导航
- 极端环境适配:-40℃至+60℃工作温度
- 典型案例:
青藏联网工程使用科比特紫云X8,配备抗高原模块,单机成本237万元
三、关键传感器价格对照
传感器类型 |
技术规格 |
价格区间 |
应用场景 |
紫外成像仪 |
日盲紫外波段(240-280nm) |
18-35万元 |
电晕放电检测 |
激光雷达 |
32线,点云密度≥200pt/m² |
15-28万元 |
导线三维建模 |
红外热像仪 |
640×512分辨率,NETD≤30mK |
7-15万元 |
线夹过热诊断 |
多光谱相机 |
5波段(含近红外) |
6-12万元 |
复合绝缘子劣化检测 |
局放检测仪 |
频率范围30-500MHz |
45-80万元 |
GIS设备局部放电监测 |
四、年度综合运营成本模型
(以1000公里输电线路年检需求为例)
成本项目 |
基础型方案 |
专业型方案 |
设备折旧(5年期) |
4.2万元/年 |
18.6万元/年 |
电池消耗 |
1.8万元/年 |
5.4万元/年 |
人员培训 |
0.6万元/年 |
2.1万元/年 |
软件升级 |
1.2万元/年 |
5.8万元/年 |
保险费用 |
0.9万元/年 |
3.6万元/年 |
总年度成本 |
8.7万元 |
35.5万元 |
每公里检测成本 |
87元/km |
355元/km |
五、价格-性能优选方案
场景:500kV输电线路智能巡检
- 硬件配置:
- 飞行平台:飞马D2000(抗风7级,海拔5000m适用)
- 传感器:紫外+激光雷达+双光吊舱
- 通信中继:Mesh自组网模块
- 软件配置:
- 导线断股识别算法(准确率≥97%)
- 缺陷智能分类系统
- 总投入:126万元(3机编队)
- 效益测算:
- 替代人工攀塔作业,年减少高风险作业120人次
- 缺陷发现率提升41%,停机时间缩短63%
六、技术演进与价格趋势
- 集群巡检突破(2025年后):
- 新型探测器普及:
- 量子点紫外传感器成本年降18%(Fraunhofer ISE预测)
- 标准化服务包:
- 2024年行业推出”空天地一体化”检测服务,价格压缩至0.4元/公里(含卫星协同)
七、采购建议
- 优先选择模块化设计:可后期升级紫外/局放检测功能
- 验证电磁兼容性:确保在±800kV特高压环境下稳定工作
- 国产替代方案:如成都纵横、科比特等厂商产品,性价比超海外品牌30%以上
电话
点击拨打:18771937458